《巴比倫金字塔》,或《魔笛第二部》。第一幕。第二幕由溫特創作。這部歌劇於1797年10月23日在維也納的席卡內德劇院(自由劇院)首演。梅德里奇創作的第一幕和溫特創作的第二幕於1798年在維也納由雕刻家以鋼琴縮編版出版,同年由安德烈在萊比錫出版。
其他資料稱演出時間為10月25日。
《巴比倫金字塔》,或《魔笛第二部》。第一幕。第二幕由溫特創作。這部歌劇於1797年10月23日在維也納的席卡內德劇院(自由劇院)首演。梅德里奇創作的第一幕和溫特創作的第二幕於1798年在維也納由雕刻家以鋼琴縮編版出版,同年由安德烈在萊比錫出版。
其他資料稱演出時間為10月25日。
aus Österreichisches Musiklexikon:
M. 為偉大的英雄喜歌劇《巴比倫金字塔》(首演於 1797 年 10 月 25 日;第二幕由 P. v. Winter 創作)的第一幕譜曲,也為 E. Schikaneder 最成功的商業作品之一(截至 1801 年已演出 64 場)做出了貢獻,儘管 M. 的音樂在一篇評論中受到了嚴厲的批評。
Josefa Hofer 在 1797 年 10 月 25 日的首演中演唱了巴比倫女王一角,隨後又在 11 場演出中演唱了該角色(參見
Mozarteums Mitteilungen S. 15/16
古籍《慕尼黑歌劇院史》中提到了溫特在慕尼黑的演出,但沒有註明日期:
溫特為慕尼黑創作的作品中,除了前面提到的三部作品以及被指定為主要作品的作品外,以下作品也值得一提:
歌劇《普賽克》(1790年,C. Mühler作詞)、《所羅門的審判》(1809年)、《婦女同盟》(1805年,M. Babo作詞),以及與《下兄弟的歌劇節》同時代、最著名的《瑪麗·馮·蒙塔爾班》(1800年,Karl RegerJ. Komareck的悲劇改編)以及獨幕歌唱劇《歌唱家與施奈德》(1819/20年)。其他大部分歌劇,如《卡斯托爾和波魯克斯》(1805年)、《毛梅托》(1819年)、《奧古斯托》、《巴比倫金字塔》和《J·弗拉特利·裡瓦利》,也都在慕尼黑舞台上上演。至少在這方面,溫特沒有理由抱怨被忽視。
自 2025 年 6 月 12 日起,將在 YouTube 上永久線上播放該樂譜: